速成绝无可能,完美永不存在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 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2. 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欲望无限,一方面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满意度不断下降。出路——接受现实,靠时间去积累

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主义是一种野心,缺乏理性且容易弄巧成拙,它要一切事情都绝对正确,这让转身其中的我们疲于应对。完美主义源自我们认为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就抵达理想状态的天真想象。事实上我们理想状态的那种完美,困难重重。完美主义的讨厌之处在于 我们过高的眼界和平庸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过大。

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对完美的永恒热爱,而在于我们常常轻率的低估事情的难度。这里打算(小小)批评一下的就是这种不成熟的完美主义。我们对现实目标成本的估计(要花费的)时间与努力,仰仗于对任务难度的一个合理的认知。如果充分认识到“完成某些事情的困难是艰苦卓绝的”,那么当后劲不足或进度受阻时,我们就不会恐慌。它很难——但我们早有所知。

 

 

大不列 颠语料库 的统计库表明,最常与‚“完美主义”(perfectionist)这个词一并出现的词汇是‚“脆弱的”(vulnerable)—这不是偶然,这是人们在记录 现实时自然而然出现的搭配。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既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这些人所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但问题在于没有什么是一下子能够做好的。所以他们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做”的后果是“一事无成”。好笑的是即便到了这种境地,还是有很多人打肿了脸充胖子,声称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纠正的方法就是正视不完美,其实这就是反馈的作用,像

  1. 《精益创业》里所说的先做个最简单的原型产品投放市场,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循环迭代的优化
  2. 《点石成金》中据说的可用性调研。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每个月(比如固定每月最后一天)都组织用户(大街上随机找3到5个人)试用产品,记录每个人的前3个最重要的问题,然后在接下来的迭代周期中进行修复
  3. 毛泽东非常注重调研,每次作战对敌我的情况调研的一清二楚。正如毛主席所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选集》)

我本人有比较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以后要多加注意。

未知永远存在

这就是老走神,效率不高的原因。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